3月29日,理想汽车“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洽谈会在我校举行。理想汽车华北区及东北区校企合作经理施扬,吉林职业技术学院校长柳森出席会议,就业处处长杨冬吉、教务处处长周卫华、副处长裴怀全、智能制造学院院长张宏伟、副院长肖建伟及相关专业教师参会。
“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是教育部为推动就业与培养有机联动、人才供需有效对接,帮助用人单位培养和招聘更多实用型、复合型和紧缺型人才,促进高校毕业生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推出的重大举措。我校积极参加教育部第二期“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组织专业精干力量积极对接项目,于2023年1月10日与北京车和家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理想汽车)签订了“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协议。
会上,柳森简要介绍了学校的发展建设、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等情况,同时,对学校与理想汽车公司的深度校企合作展示了最大的诚意并充满了期待。他表示,此次深入交流,不仅是学校与理想汽车合作申报的“教育部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的推进会,更是学校与知名企业开展校企深度合作的重要举措。希望学校与理想汽车在促进学生就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共建实训基地、共同开发课程体系等方面尽快达成战略协议。
施扬就理想汽车公司的发展历程、企业愿景、经营情况、人才招聘等方面作了讲解,并着重介绍了理想汽车校企合作方案——“扬帆计划”。方案提出了“两个共建”“两个培养”“两个规划”即课程共建与实训基地共建、师资联合培养与学员联合培养、学员职业生涯规划与院校合作深度规划的校企合作思路,希望能与学校深入开展理想汽车“扬帆计划”,全面强化教学组织与共建课程体系,充分发挥校企协同育人、新技术应用与研究的优势,培养高素质汽车技术技能人才。
校企双方就“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进行了深入交流。
杨冬吉提出了项目推进中需要面对和妥善解决的问题和困难:一是进一步明确项目实施方向,真正实现供需对接就业育人的宗旨;二是尽快把工作前置,从实习到就业各项工作富有成效,提高实习期望,通过校企双方努力,做到岗位有层次,学生梯度发展,真正让学生学有所得,尽快实现良性发展;三是共同推进成立校企合作订单班。
双方就校企合作开发课程体系、实习实训基地共建、人才联合培养、共建汽车产业学院、打造技能大师等具体细节问题与企业代表进行了深入沟通和交流,双方达成了初步共识。
接下来,学校将以“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推进为契机,通过校企共建,积极发挥校企合作的优势,加大推进工学结合力度,以企业的需求为目标,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全面推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资源共享,实现专业与产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对接,由单纯的就业合作向教学合作、人才培养过程合作方向转变,实现专业设置与培养目标零距离、教学内容与职业需求零距离、实践教学与职业岗位零距离,切实培养适应产业升级需要的技能型人才,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学生就业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