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更是一堂鲜活生动的思政大课。5月18日14:30,由中共吉林省委教育工委、吉林省教育厅与人民网联合举办的“全省大学生同上一堂战疫思政大课”准时开讲。学院3000余名师生同聚“云端”,通过直播或回放的形式收看了此次思政大课。

此次“思政大课”邀请了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护士长高岚、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医务部主任丁雅明、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神经外二科护士长屈冲、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副院长王健等吉林省援鄂医疗队队员作为主讲人,讲述战疫一线的感人故事,分析疫情防控彰显的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作用,引导广大青年学生传承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涵养家国情怀,砥砺奋斗奉献,努力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马列主义教研部教师直播后积极组织学生进行了线上学习研讨,反响热烈。

思政部主任王泽强:用不到两小时的直播时间,吉林省援鄂医疗队4名队员多角度、多层次地讲述了战疫一线的感人故事,分析了疫情防控彰显出的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听完之后,直感酣畅淋漓!四位医护工作者的优秀代表以亲身实例讲述战疫故事,受到了广大师生最热烈的欢迎!据本场直播主持人、吉林大学马院石瑛副院长通报,计人民网微信公众号人民视频客户端、人民网吉林频道微博、学习大国4家阅读数超百万!深受教育之余,也深深感到战疫思政大课,实在是考量高校思政工作者的一把“金尺”:不思进取、照本宣科只会把学生拒之门外,让他们远离思政课堂。只有像省厅思政处组织的战疫思政大课那样,培育推广形式新颖、效果良好、受学生欢迎的教学方法,才能切实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全面提高思政课质量和水平。
思政教师史娜:防疫抗疫一线的感人故事,充分体现了‘祖国需要就是最高需要’的爱国情怀。学新时代的青年,应传承五四精神,高举爱国主义旗帜,刻苦学习,练就报国强国本领,投身实践,有所作为,把自己的理想同祖国的前途、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拼搏奋斗。
思政课教师刘国强:此次疫情防控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最鲜活的素材,讲好疫情中的“中国故事”,传播好疫情防控的“中国声音”,让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是思政课教师能够为此次“战疫”的最大贡献。
辅导员杨月:这堂思政大课,是为全省大学生准备的丰富且营养的精神食粮。令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90后新生代力量走上了这次战场。从“非典”期间的见证者,到今天新冠肺炎战“疫”斗士,新时代青年在责任担当中完成了青春蜕变”。作为辅导员,我将带领学生勇担青春责任,在今后更多的大考中交出满意的答卷。
机关党支部书记吴涛:最是危难显忠诚。向着危险逆行的,有普通群众,更多的是共产党员。危难面前显忠诚、挑战面前显担当——越是危险、越是困难、越是能考验共产党人的初心与使命。疾风知劲草,新时代共产党人勇于担当、敢打硬仗、无所畏惧的精神风貌在抗击疫情的战斗中一览无余。
空乘1901班刘文平:此次战疫政大课使我受益匪浅。主讲人真实生动的事例讲解,使思想政治教育不再是空洞的说教,而成为渗透心灵的教诲和融入骨血的训导。
软件1902班赵鑫:通过四位专家的讲解,我了解了战疫一线的真实故事,没有惊心动魄但是感人肺腑。我很幸运也很荣幸生在这样一个国家,作为青年学生今后我要严格按照党和国家的要求,在做好自身防控的同时,认真学习知识,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为将来建设社会主义祖国打好坚实的基础
大数据1801张红恒:疫情的防治考验着我们,这不仅仅是一场医疗人员的战斗,更是一场全人类的战斗。对抗疫情,我们不能心存侥幸,必须清醒冷静。唯有众志成城,才能形成战胜疫情的力量。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不只是医生与患者的事情,是举国上下,包括我们这些大学生的自身责任的事情!让我们携手共进,共同打赢这场防控阻击战,我便可以早日重返校园,为祖国为人民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我们共同努力,加油!
软件技术1902班宋闫:这是一场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众志成城,团结奋战。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使我看到了中国人的团结。每个人都在为了抗击疫情做着自己的应该做的事。医生护士忘记年龄对自己的限制,只考虑“国家需要,病人需要”。“能够执手最后的攻坚时刻是我们医者最大的荣幸”这句话我记得很深刻,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在最后时留下打好最后一仗,但你们做到了,是你们让我知道逆行是两个有多么重大的意义。这场没有旁观者的战争,谢谢你们的责无旁贷。套在防护服里的你们,看不到彼此的真正面貌,但你们心中都只有一个信念: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而我们隔离在家只能通过网络上的信息去关注着你们,听到你们回来的消息,只想说句:谢谢,你们辛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