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在长春科技学院有这样一群学子,他们勇敢、聪明、善良、有担当——防疫、战疫、抗疫,他们奋战在街道、社区、乡村……争做“战斗员”“守门员”“消毒员”“宣传员”“统计员”,协助驻地政府构筑群防群治疫情防线。
趟一征途——他们一夜长大;脱胎换骨——他们一路成长;顶天而立——他们逆境挑战。走入“疫”线,他们脸庞略显稚嫩,但闪耀果敢坚毅,令人肃然起敬,他们拥有一个共同的名字——长春科技学院疫情防控志愿者。
“当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防控工作正处于关键时期,一场疫情防控战役已经打响,为了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我志愿义务参与到社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第一线,不畏艰难、共克时艰,为抗击肺炎疫情贡献自己的力量,请组织予以批准。”2月13日,生命科学学院2018级动物医学三班于雪男在请战书中写道。随后,他参与了夜间社区执勤,人员体温测量,登记来往人员车辆信息等工作。共青团辉南县委在为该院17级食品质量与安全一班学生李兴业颁发的荣誉证书中这样写道:“勇于攻坚克难、守护家园平安。展现青年担当、贡献青春力量,充分弘扬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
“贵校建筑工程学院环境工程专业2019级学生申博主动请缨,自2020年2月17日至18日在抗击疫情进出城检查线进行志愿服务,做好非机动车道文明出行、人员登记体温测量等服务,用行动彰显了共青团员牢记跟党初心、践行青春使命决心……”河北省邢台市共青团内丘县委专门写下感谢信。申博,长科建筑工程学院一名普通的共青团员,“疫”线,他不畏艰险、冲锋在前,全身心投入到志愿服务工作中,连续奋战多个日夜,用尽全力守好防线,彰显了青春的蓬勃力量,交出了合格答卷。
“从古至今,任何困难都难不倒中华民族,我坚信,这场斗争的胜利,终将属于英雄的中国人民。疫情过后,让我们一起走在松花江畔,同享春日的暖阳。”长科商学院2018级财务管理4班学生李寅畅积极响应号召,踊跃报名参加了驻地疫情防控工作,完成了240个小时昼夜不间断的值守,累计登记车辆11000余台次,入城人员23000余人次。
长科视觉艺术学院17级数字媒体二班的李开宇同学,家住吉林省永吉县口前镇河北社区,主动请缨参加家乡的疫情防控志愿服务。他挨家挨户登记情况,张贴防疫告示,宣传防疫知识…… “这次疫情来势汹汹,国家和各地方部门都在为防疫控疫没日没夜的工作,我作为新时代青年,一名退伍军人,在国家需要的时候理所应当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李开宇说。
“现在是非常时期,请大家待在家里不要出门,防止病毒传播和扩散.......” 长科职业技术学院的大一学生苗雨坤始终奔波防控一线,从不叫苦喊累。
长科医药学院杜爽说:“大家都在出力,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责无旁贷。志愿者活动让我收获满满的感动!是这次行动让我们的心聚在了一起!相信困难很快就会迎刃而解!” 17级护理学专业杨镓旗是该院学生会主席,疫情出现后,她立即参加了阳光爱心志愿者团队。她说:“每次参加志愿志服务队组织的社会志愿活动,总会有一种奉献的喜悦。”
长科智能制造学院19级电信二班的端昊然,为了贡献一份绵薄之力,放弃休假时间,选择参加志愿工作,协助确认居住小区人员返乡路线和身体状况,检查并确认复工企业和人员证明,确保人民生活正常运转,维护正常工作秩序。
长科语言文化学院大三学生闫艺萱勇当“战斗员”,积极宣传防疫知识、协助测量体温、搬运物资等。她说:“生活还在继续,更多的人还需要守护,作为一名大学生志愿者,我拥有面对一切的勇气。”
每一次逆行,都会成长;每一次奉献,都有收获。据不完全统计,防控期间,生命科学学院志愿学子摸排走访800余户,发放宣传资料一万余份;语言文化学院学子严防严控,核实身份,检测登记,做到了“三不漏”;医药学院团员志愿者们为3500余名村社区居民提供检测体温、情绪安抚等服务……
截至目前,长春科技学院已经有262名学生参与到“战疫”志愿活动中, 312名学生开展“学伴+”活动,足迹遍布浙江、吉林、黑龙江、辽宁、山东、河北、内蒙古等省市自治区,广大的长科学子用行动诠释了青年一代的勇敢与坚强,筑起了一道道靓丽的风景线,用年轻人应有的担当书写了一个又一个的最美青春抗疫故事。